1月21日,北京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召開第一屆五次職工代表大會暨2022年工作會,并發布企業文化建設體系。
工作會上,京能集團黨委副書記、總經理闞興表示,面對煤電虧損嚴重、歷史包袱拖累等困難,京能集團深化融合改革,推進產業協同,在黨史學習教育、首都能源保供、能源戰略轉型、疏解非首都功能、鄉村振興等方面取得實效。2021年,京能集團完成發電量1132.09億千瓦時、供熱量9020萬吉焦、煤炭產量1372.38萬噸。此外,京能集團還成立了北京健康養老集團,初步完成組織機構搭建和人員配置工作。
作為首都供電供熱主要服務者,京能集團建設了近190萬千瓦風光項目,為北京冬奧會場館提供綠電1.77億千瓦時,助力北京冬奧會運場館實現100%綠色運行。此外,京能集團制定了《碳達峰行動計劃方案》;首次牽頭承擔國家能源局《雙碳背景下天然氣調峰研究》課題;實現氫能在城市公交、物流重型卡車上應用,合作開發綠電制綠氫項目;推動“智慧京能”“能源機器人”項目落地見效。
此外,京能集團發布了企業文化建設體系。該體系包括核心理念、應用理念,領導人員行為規范、員工行為規范,企業文化建設三大工程(文化鑄魂、文化塑形、文化提升)。該體系是京能集團“十四五”企業文化建設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“京能集團圖標是一扇大門,既象征著首都能源的保障之門、守護之門,也象征著通向世界的開放之門、合作之門。”該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姜帆表示。
據了解,京能集團成立于2004年,由原北京國際電力開發投資公司和原北京市綜合投資公司合并而成。經過多年資本積累與資產整合,該集團形成煤、電、熱一體化能源格局,業務包含電力生產供應、熱力生產供應、煤炭生產銷售、房地產開發經營等。